2021年9月,盟浪首席产品官孙喜先生接受了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的访谈,就中国ESG本土化实践、社会价值投资、盟浪推动商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解决方案等话题发表见解。

孙喜先生曾长期供职于Sustainalytics、任职于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于新加披创立ESGuru。孙喜先生是企业社会责任(CSR)与社会责任投资(SRI)相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管理与咨询专家。

孙喜先生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KYSPP)取得公共政策专业(经济政策分析)硕士学位,于中国(北京)对外经贸大学(UIBE)取得管理信息系统和国际经济法双学士学位。

以下为本次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

自从我国在2020年9月向全世界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我们感受到市场以及投资者都在加快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投资决策中,ESG投资领域的热度也急剧上升。您认为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与ESG投资上扮演着什么角色?

孙喜:

全球百年变局,正在当下。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人类、商业和资本都在呼唤可持续发展,商业和资本向善的大潮已然涌来,从中国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力量正在加入进来。若要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肩负重要使命,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其实中国已成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主要推动者和贡献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堪称是世界上推动ESG和可持续发展力度最大的国家。这不是一句大话空话,而是客观的评价,下面我们就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拳治理反腐败、铁腕治污保环境、扶贫攻坚促民生,如今更是负责任地立下“3060”双碳目标,并下决心要根治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社会性顽疾,这些都是举世公认的大成就或大目标。

首先是在治理(G)方面,国家统计局2020年年底调查显示,95.8%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遏制腐败充满信心,比2012年的调查提高了16.5个百分点。中国在治理商业贿赂领域卓有成效,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物资采购、资源开发与经销,以及金融等重点领域进行了专项治理,健全完善了相关法规制度,查办了一批违法案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是在环境(E)方面,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与2015年相比,2020年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7%,增长了5.8个百分点,而PM2.5则下降了28.8%;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了18.8%。虽然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困难重重、形势严峻,但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将矢志不移。

最后是在社会(S)方面,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奇迹。经过8年艰苦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减贫目标。近来,中央加大力气整顿经济和社会秩序,从平台产业反垄断到治理教育和住房领域的乱象,以及强调继续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的社会领域正在迎来一场大洗礼。

新浪财经:

目前在E、S、G三个议题中,一方面,我们看到投资机构对环境保护、绿色金融的关注度非常高;另一方面,政府机构越来越多地在推动社会议题的进步,如第三次分配、996加班等。您作为社会价值投资的专家,如何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社会投资?社会投资会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价值?

孙喜: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与国外市场驱动的自下而上商业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市场更多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型。因此,中国官方在上述ESG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也为相关产业和投资引领了方向,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遇。这也正是为何我们看到,过去几年中国市场上对绿色金融的关注度和投入金额都非常高,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此前的政策重点。

显而易见,如今政府机构越来越多地在推动社会议题的进步,因此企业与投资也应该与时俱进。虽然商业机构在此前的脱贫攻坚战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那并不是以商业的模式参与,而更多的是公益或慈善的扶贫模式,这与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有着本质不同。其实,在ESG投资领域,西方市场不仅有关注环境议题的绿色金融产品,还有关注社会议题的社会金融产品,比如社会债券(Social Bonds)就是用于帮助特定(但不限于)目标人群,为了解决或减轻特定社会问题或寻求实现积极的社会成果,例如扶贫济困、提升性别平等,以及提升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的普惠性等等。

因此,我个人建议:中国资本市场应该积极主动地从绿色金融升级到绿社金融(Green& Social Finance,即绿色+社会金融)的新时代。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需要很多做创新型的工作,才能推动其真正落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至于具体该如何推进?我们盟浪的董事长马蔚华先生早在2016年就提过相关政协提案。在《关于在深圳进行社会影响力债券试点的提案》中,马蔚华先生建议:1)设立专项拨款,在深圳进行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小范围试点,在实践中推动政产学深度合作;2)选择适宜区域及行业开展项目试点工作,社会影响力债券适于早期干预效果显著的公共服务项目;3)完善社会投资配套政策,推动社会影响力债券持续发展;4)大力培育中介机构;5)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估体系建设;6)重视及支持社会服务组织的孵化,培育及专业化工作。

今非昔比,如今社会性议题的官方重视度和社会关注度已极大提升,此时再次推动社会金融的发展应该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截至2020年底,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绿色金融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的社会金融也有希望后来居上,只要我们全社会下定决心去推动,因为它能协助更快地解决社会性顽疾,以早日实现社会文明的和谐中国。

新浪财经:

您认为目前ESG本土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还有哪些?盟浪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推动商业转型升级发展中有哪些解决方案?

孙喜:

谢谢您的问题。我本人是2010年在海外进入ESG行业的,算是全球最早的一批华人ESG分析师,10多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将ESG的国际理念中国化。以我这些年在ESG业内的实践与观察,我认为中国发展ESG产业,需要对标国际准则、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但绝不可生搬硬套,而是必须适应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并加以调整创新而彰显中国特色!

我先谈谈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吧。虽然西方在ESG领域走得比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但是它们的理念和实践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存在“三大割裂”:即割裂了财务(F)与ESG、割裂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割裂了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这些都是中国未来发展ESG产业,应该避免走的弯路和可以加以创新突破的领域。

举个例子,我们盟浪就对标全球ESG评估体系,立足于中国本土市场,独创了涵盖28个行业的综合评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可持续发展价值管理体系——义利评估(又称“FIN-ESG Rating”,即“FIN-ESG”评估)。我们的专业团队将FIN-ESG称之为“更好的ESG”评估,并已成功将其发展成为践行善可持续的关键抓手。

我再说说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不可否认,中国国内的ESG投资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若想在此领域从“跟跑”变“领跑”,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有三方面最为突出:1)上市公司ESG相关信息披露依然不系统、不全面、不细致;2)国内机构投资者本身对ESG投资的价值认知有待深化,具体操作有待探索;3)缺乏本土的独立、客观、专业、且商业化运作的第三方ESG研究与评估机构。